简介
该片改编自莫言1986年发表的两部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因为一匹骡子,“ 我奶奶”九儿(巩俐饰)的父母要她嫁给一位拥有一座酒坊的50岁麻风病人。九儿乘坐花轿出嫁时,在途中被一名强盗拦截。其中一名抬轿男子余占鳌(姜文饰)打退了强盗,九儿因而和他开始相互喜欢。3天后九儿回乡探望父母 。抬轿男子突然从高粱田里冲出来,抢走了九儿。他们在高粱田野外交合。九儿回到酒坊的时候发现麻风病的丈夫死了,“ 我奶奶”撑起李家的烧酒作坊,不久余占鳌正式成为 “我爷爷”,并独创酿制好酒十八红的方法。抗日战争期间,“我爷爷”和“我奶奶”连手谱写了一曲悲歌。
YypJs2023-06-25 17:19:28
回头追溯 张国师的国家主义崇拜和小清新画面情愫一以贯之。这部片子是靠年轻人的创作冲动和才华堆起来的 剧本单薄 但有漂亮画面和领先于时代的机灵 后来青春褪去 张国师脑子的不够使就看出来了。不过有话好好说是个异数。
语文老师2023-06-25 16:10:38
张艺谋的首作,一出道便拿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是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同时也是中国电影首次斩获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这部片子是电影观赏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全片的基调是红色,着力书写人性的张扬,是人类生命活力的展现。视觉风格凌厉,抓住典型意象加以放大,让空间造型参与到影片的叙事中去。片子当中有不少例如颠轿、野合、民歌民俗等民族化奇观的展现,在野合那场戏中,摄影用逆光把红高粱拍成黑高粱,并通过快速跟拍使高粱秆参与了表演,具有高度的戏剧感,视觉和情绪冲击力较强,所以非常有可能是因为其中的猎奇元素迎合了西方人对落后中国的“窥视”,所以才让这部片子引起了西方人的注意。
KUMA2023-06-25 15:02:27
张艺谋一开始就展现了他最大的优点和缺点:画面充满惊人的形式美,故事则夸张草率。
shoegazerbaby2023-06-25 13:28:40
原来我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讨厌姜文了... 难看的片子
黯黠2023-06-25 12:35:52
一方酒养一方人,酒比人红,人比酒烈。
dream persuer2023-06-25 10:57:37
在依赖自然生存的过程中需要用仪式化确认人的存在感,同时又打破和反抗仪式恢复自我的人性,最后原始人性的迸发得到自然的默许,升华到某种神性。技术到意识的全面革新,那些直面太阳的镜头简直是压抑后的放肆挑衅,八十年代制度稍有放开,思想上即打破枷锁,清规戒律确是艺术的天敌。
抹茶2023-06-25 10:52:14
看到莫言获诺奖了就来看看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实在是一部让我看的莫名其妙的电影 实在是厌恶这种乡土气息的作品啊。。。
Y.Phoenix2023-06-25 04:29:04
原作本身就是佳作,翻拍的也特别好
满月2023-06-25 02:42:43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前半部火辣辣的野性和情欲很出色。顾长卫的摄影特别有风格。可惜后半部变成了抗日神剧。九儿的死毫无逻辑莫名其妙。能获奖八成是老外猎奇心理。另外资料馆放映的号称数码修复的画质惨不忍睹,划痕跳帧比比皆是,连DVD也不如。声音过大而粗粝,观感很差
even2525future2023-06-24 22:56:56
感想非常复杂;老谋子的早期艺术片我本来很有信心的;父亲母亲就超喜欢的啊;带着淫乱原始野蛮淳朴的农村风情大爱;但为什么中途暴走出了前后很不一致的抗日剧情;看到妈妈死了欢乐唱起童谣的孩子真坚强;当然日军很恶心;巩俐的牙齿原来曾经那么丑;红彤彤展现生命力却非要用死亡的形式吗;酱油麻风。
琅琊少年2023-06-24 22:55:07
这是再来看过的第三遍了吧,补标的同时重点看下姜文的早期气场。 影片放在现在来看,其实中规中矩,属于比较合格发挥的制作。几处比较写实的细节,如抬轿,酿酒,抗日还是处理的比较好,两首民谣也是点睛之笔,脍炙人口! 但整体来看,剧情的配比,发展,承接,部分剧情中演员的发挥把控,都是很一般化的。尤其姜文,也可能是早期的原因,整体有一种畏缩,没放开的感觉。巩俐的甜美感是出来了,但人物本身那股子不羁,泼辣感没有多少表现出来。 个人觉得能将全片推向高潮的抗日戏份,处理的很欠缺,时长,气氛,悲壮等等感觉都没有很好的表现!对于这段的配比是很失败的!
Jane2023-06-24 20:46:50
2010初看。 2013二刷,怪力乱神的摄影,印象深刻。 2014三刷。 2018四刷。 #看过次数最多的张艺谋#
终生++&+ +2023-06-24 15:59:48
C / 没看过原著但电影里的人物显然是有残缺之处的。故事前后的衔接也显得怪异。然而摄影即使放到现今也是逆天,色彩的浪潮总让我想起《霓虹恶魔》,形式感大肆渗入内容本身。整体来说粗野恣肆的美感、快意恩仇的风土勾勒还是太动人了。/ 大银幕二刷降半星。开头极富冲击力,且完全没有后来大红灯笼里那种相对死板的封建批判模式而是完全民间视角且电影化的野性力量。但是之后对民俗仪式肆意又略为过火的展现让影片的叙事掉进了奇观-人物心理-故事内涵这样较为僵硬的框架里。所有“溢出”的空间几乎全靠演员维持,巩俐比姜文要好~
Yu2023-06-24 09:33:23
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根据莫言同名中篇小说改编,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影片并未照搬小说的意识流结构,而是将故事改为直线叙述,导演、摄影精心复现了小说构造的色彩世界,使画面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如阳光般眩目、热情似火的红色震惊了影坛。
梦工厂大爷2023-06-24 09:05:24
逆光真是惊艳。声音什么乱七八糟的,黄土荒地哪来的鸟叫声。@百讲
痞影人科莱昂2023-06-24 07:38:17
粗粝的原力 老谋子最擅长的色彩渲染 漫天的红
格染2023-06-24 06:34:59
自打看了《红高粱》,老子的眼睛就落下了病。
白发生2023-06-24 06:06:39
与原著相比情节过于单薄,本来是最精彩最悲壮的桥头阻击战被过于简单化。虽然整个电影画面多有震撼的镜头感,但是仍然难掩剧情上的粗糙。演员们的表演还是很认真的。
绿绿葵2023-06-24 05:57:31
早年的张艺谋电影很多留白,顾长卫的摄影配合得恰如其分,高级又意境十足。巩俐属于天生的演员,眼睛会说话,就连当年还未矫正的歪歪的牙齿也给塑造角色加分。
九份的咖啡店2023-06-24 05:46:17
第五代的先锋。叙事比大红灯笼要弱,部分段落很简单粗暴,色彩运用也差一点,但是姜文太萌了吧想被抱走。
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相关站点自动搜索采集,相关链接已经注明来源。
Copyright © 2019-2029 闪电看 留言